一个家里,妈妈越自我,孩子越优秀;妈妈越全心付出,孩子反而越平庸
失去自我的妈妈,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反噬。
学会在爱中放手,给自己和孩子一个松弛的空间,才能更好地彼此成就。
▽▽▽
在和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聚会时,一个小男孩向妈妈抱怨说:“朋友的妈妈每天都陪着他,妈妈你为什么不时时刻刻看着我呢?”
这位妈妈的回答,是令我震惊却非常认同的观点,这是我从未想过的方面。
这位妈妈教导儿子说:
“无论家庭还是社会,人与人本质都是合作。
每个人都要先做好自己,优先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和情绪,再在一起才会更加快乐。”
妈妈和孩子亦是这样的关系。
如果我每天都盯着你,全部重心都放在你身上,短时间看不出来,但时间一长,儿子你会不会厌烦我呢?
而这个时候失去自我,过度付出的妈妈,便会容易心理失衡,那时候我有可能将情绪发泄在你身上,那将会是更大的伤害。
所以,儿子我会给到你情绪价值的陪伴,永远的支持和尊重,但我不会时时刻刻照顾与控制你,因为妈妈首先是我自己,才是你的妈妈。
中国式妈妈”的悲哀:将自己全部投身于家庭,为了孩子,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,没有了自我。
最后获得的却是:没有成才的孩子的责怪和丈夫的不理解。
而那些关注自我、看似懒散的妈妈,却能轻易收获一个优秀的孩子的爱。
正所谓:“有心栽花花不开,无心插柳柳成荫。”
其实,这种奇怪的现象背后是有原因的。
让孩子拥有成长的空间
教育权威詹姆斯博士曾说:
“家长和孩子好比一个100分的组合,当你做满了90分,孩子只有10分。”
当妈妈事事亲力亲为,无微不至地照顾时,实际上却可能扼杀了孩子自主探索和成长的机会。
过度的关怀可能带来压抑感,过分的付出则可能引发孩子的愧疚。
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,要么选择屈从,丧失自我;要么选择反抗,与亲人疏离。
而有远见的妈妈,往往都带点“狠心”。
想起堂嫂,就是主张教育孩子要“狠心不怕流泪”。
在原则方面坚决不惯孩子,侄女的字写得丑,堂嫂就给她报书法班,侄女喊苦喊累想偷懒,堂嫂就陪着她在书桌前苦练。
从小,侄女吃饭、睡觉、写作业都全靠催,后来堂嫂就狠心不管了。
早上,她不喊,故意让女儿迟到,长记性;放学后,她不催,作业写慢了,自然就没有时间玩了……
从小到大,侄女没少抱怨,为什么人家妈妈都宠着疼着孩子,自己妈妈却总是让她吃苦受累。
今年暑假,侄女如愿考上了211大学。
这样的妈妈会更加关注自我发展,就意味着她能给予孩子更多自由成长的空间。
这源于对个体独立性的尊重,让孩子就像一株小树苗,有自己内在的生长力量。
言传身教,榜样的力量
榜样力量来讲,换句话说就是言传身教。
身教大于言传的具象化,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自己作为父母就要起一个带头作用。
如果你想让孩子多看书少看手机,那我们大人就先拿起书来看,而不是大人天天玩手机打麻将,却要求孩子静下心来看书,这就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。
我每天都会抽出至少1个小时,和孩子在客厅、书房,一起读书,还要交流读后感。
而且,我们还有一个约定: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候,基本上不用电子产品,手机静音或者关机。
这样让她似乎在潜意识里就认为,阅读就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还每天都吵着要上英语课呢!
其实想想,好习惯的培养离不开父母以身作则的态度。
一个不断充实自己、追求进步的妈妈,向孩子展示了自我完善的路径、面对挫折的勇气、以及迎接挑战的能量。
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言:“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父母,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。”
在这样的榜样引领下,孩子自然而然会受到激励,努力效仿,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持续奋斗。
教育是一把火
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
一个目标清晰、富有力量的妈妈,通常意义上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。
她们通常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,在与孩子的交流中,懂得如何去激发孩子的思维,以促进他们的思考和判断能力的提升。
拥有自我思维的妈妈,在与孩子的每一次交流中,她懂得倾听,不仅仅是听孩子的话语,更是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,理解他们的困惑与梦想。
更会运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经验,巧妙地设置问题,引导孩子主动思考,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。
不仅教会孩子如何回答问题,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提出问题,因为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往往比得到一个答案更加重要。
这样的互动与交流,就像是一场场智慧的火花碰撞,让孩子的思维在不断地提问与解答中变得更加敏捷、深邃。
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,而是点燃一把火。
让我们在爱中学会放手,在成长中相互成就!